匠心守艺传承始终 ,紫砂流芳享誉千古
——访宜兴市丁蜀镇王义良紫砂艺术馆馆长、高级工艺美术师王义良
“青箬旧封题谷雨,紫砂新罐买宜兴。”宜兴作为中国的著名陶都,素有“陶的古都、洞的世界,茶的绿洲,竹的海洋”之称,这片热土不仅铸就了紫砂工艺优秀的传统,还培养了大量的著名匠师。宜兴市丁蜀镇王义良紫砂艺术馆馆长、高级工艺美术师王义良便是其中一位,他热爱紫砂、尊重传统,以工匠精神为信念的高级工艺美术师。他将紫砂事业融入到了自己的生命中,用一抔五色土塑造出典雅隽永、古韵淳厚的紫砂珍宝;以一颗紫砂心,雕琢出独一无二、别有韵味的艺术作品。紫砂于王义良而言,既是工作,也是责任;既是热爱,也是生命。中国的传统文化向来有着修身养性的功能,而王义良便在传承与发展紫砂工艺的这场蜕变中,不断提高着制壶技艺,以匠心报真心,以真心向光明。
与时俱进紫砂人 精益求精工匠魂
《如果国宝会说话》中曾写道:“紫砂是时间的艺术,泥土太干则裂,太湿则塌,为了成就一件完美的紫砂,匠人们需要等,等土干、等火旺、等砂凉。”丁蜀镇王义良紫砂艺术馆馆长、高级工艺美术师王义良也认为,艺术的最高境界便是使艺术生活化,使生活艺术化。紫砂看似“土里土气”,却有着难以言述的儒雅品格和文化底蕴。作为紫砂壶制作工艺的传承者,王义良向来以保证品质和传承工艺为己任,以热爱为寄托,用工匠之心,细细雕琢每一件紫砂艺术品。纵然紫砂壶制作工艺重复且枯燥,他也依旧乐在其中,在漫长的岁月里,不断沉淀,以独特的文化修养,铸就现世之珍宝。
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一件紫砂器中,可以融合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制作者的诸多人生感悟。很少有人能够想到,看起来成熟且稳重的王义良,在年轻时却是敢于拼搏、勇于闯荡的代表。自小在安徽六安长大的他,有着跟其他人不同的思想和理念,这样的思想和理念推动着他放下了对家乡的眷恋,走向远方,以家国为怀,打拼自己的事业。王义良以游历为本,以学习为念,将艰辛化作了自身的收获,也将磨砺变成了自身的成长。对于王义良来说,年轻时的这场旅行是艰苦的,也是值得的。没有这场旅行,他便不会来到宜兴,更不会发现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相对紫砂壶器的古韵风姿,王义良更喜欢它背后的传统紫砂工艺。在他看来,制作紫砂壶器的工艺,才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璀璨结晶。出于内心的热爱,王义良很快就在宜兴找到了愿意教授自己的老师,而后经历时间的打磨,逐渐在学习过程中成才。数年之后,他更是以自身经历为基础,制作了一把名叫“龙行天下”的紫砂壶,这把紫砂壶将古人游侠天下的气概与自身少年出游的经历相结合,以期激励年轻人奋发进取,以独特经历铸就非凡人生。
泥胎作骨入明炉,素面优柔色各殊。莫羡他人珠玉爱,清心养就紫砂壶。早在古时,紫砂便是陶的一个特殊种类,其制作工艺始于明朝,传于现代。行内工匠在制作紫砂壶时,多以紫砂泥为材料,经过风化、粉碎、筛分、提纯等二十多个步骤,将紫砂壶制作完成。紫砂壶的制作工艺复杂且精细,每一道步骤中都蕴含着华夏文化之风韵。王义良之所以选择学习制作紫砂壶,便是因为对其内涵有着深刻的感受和浓厚的喜爱之情,而他也因此才有了如今的成就。很多紫砂爱好者都说:“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从这句话中就足以看出宜兴紫砂壶的珍贵之处,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让王义良对这种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品有着近乎执着的坚持和热爱。在很多人看来,高级工艺美术师王义良的成长道路是一段与紫砂工艺间的双向奔赴。王义良因紫砂工艺而明悟人生之所向,而紫砂工艺则因王义良而再次焕发出新的生机,得到大众的欣赏和赞誉。在独特且巧妙的紫砂制作工艺中,蕴藏着紫砂最难以言说的魅力,也正是在这种魅力的鼓舞下,王义良在2014年创办了王义良紫砂艺术馆,为宣传紫砂艺术、推广紫砂产品做出了巨大的奉献,同时也为许多喜欢紫砂、热爱紫砂的朋友提供了和谐交流的线下平台,并进一步扩大了其紫砂产品的影响力。除了创办艺术馆外,王义良还凭借着他的创新精神,对紫砂工艺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并由此获得了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等荣誉,这对于紫砂行业的工作者来说,是来之不易的,也是值得的。面对荣誉,王义良的心中除了欣慰,更多的还是对未来的展望。他认为,时代需要发展,他也需要进步。王义良始终秉承着工匠初心,未来,他必定仍会把质量放在首位,以工艺征服世界,让紫砂文化大放光彩。
匠心独运惟实励新 精进臻善高歌远航
干事正当年,不惧岁月长。自王义良在1993年从事紫砂制作开始,他便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以新时代背景下的创新风潮为方向,创作更加艺术化的紫砂作品。在他所制作的紫砂壶上,大多有动物、风景、文字等细节。细细观看后,人们就能发现紫砂壶壶身上的图画之中的细腻之处。此外,紫砂壶整体的造型也极其优美,与壶身相贴合,让紫砂壶的艺术感更为突出,让购买者更加喜爱,而这一点,是其他紫砂工艺师制作的紫砂产品所不具备的。然而,对于王义良来说,这只是做好紫砂壶产品的其中一步。紫砂好不好、受不受欢迎,还是要品质说了算。中国的紫砂工艺师很多,王义良之所以能够从其中脱颖而出,并且成为了优秀的高级工艺美术师,是因为其具有高超的技巧和严格的自我约束标准,以及对传统工艺的深入理解、独特的创新理念,这些优势共同作用,才使王义良有了如今的成就。
在衰落遗失的边缘坚守,在快捷功利的繁荣里坚持。王义良作为新时代匠人,其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助力国家发展、传承非遗工艺。他的匠心,体现在把自身的工作做到最好、将行业的发展放在首位、将产品的质量放在心中的理想,这就是他所认定的目标,也是他为之不断奋斗的方向。王义良的心中没有太伟大的理念,也没有太宏大的目标,他向来着眼于当前,也奋斗于当前。不骄不躁,不急不慢,越是稳健,就越是让人感到敬佩。很多同行业的朋友都夸赞他是当之无愧的匠人,称其拥有着一颗最为纯正的匠心。
用细致创极致,以匠心铸辉煌。在王义良三十余年的制砂历程中,王义良紫砂艺术馆是他最大的成就之一。作为一个紫砂界新秀,王义良从一开始就在不断学习,不断发展,好学之名让无数人都为之仰望。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他更像是一个不断拾取传统文化的智者,用辛劳的双手去细细打磨、轻轻锻造。其中的匠心也随着发光发亮,闪烁着宝贵且稀有的光芒。后来,随着王义良的不断发展及其紫砂壶知名度的不断扩大,他的工匠精神也在社会活动中不断得到体现。例如,在组织“慰问困难家庭”活动时,王义良极其认真且负责。早在活动开始的前一星期,他就组织公司员工购买各种生活用品,还亲自对其进行培训,保证大家用最和蔼、最亲切的态度对待社会弱势群体,让其感受到温暖和关爱。在活动中,王义良更是关注贫困山村中的生活环境,思考如何给予村民帮助。为此,他更是专门学习和制订了扶助方案,为改善村民的生活带来力所能及的帮助。王义良坦率且直截了当的工匠思想,让事情变得简单且具有保障,而其无私奉献的精神,更是为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社会进步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匠心筑梦 笃行致远
一颗匠心永寄盛世,一片真心永为民安。在发展过程中,王义良的心中逐渐产生了更高的理想,而他也因此倍感压力。然而,为了人民的幸福与紫砂文化的发扬与推广,他就必须要以身作则,为更多人做出榜样。王义良向来不缺少觉悟,也不缺少勇气。他计划在不久的将来,以紫砂产品为基点,拓展出更多的业务,发展出更加明亮的未来。
精益求精,创民族工匠精神。王义良以创新助力社会进步、繁荣昌盛。在王义良看来,不论是做紫砂产品,还是做其他任何产品,工艺人心中都要留有工匠精神,这样,产品的质量才能够得到保证,而这便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崛起的希望,更是社会走向繁荣的关键。纵然通往理想的道路漫长且坎坷,但只要奋斗,便一定会抵达远方。为了实现理想,王义良必将倾尽所有,为民族未来而不断向前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