逴跞古今纳百川 ,匠心筑遗传文脉
——访澳门法治报荣誉社长时政评论员、广东汉楚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创始人吴志标
文字、书画、玉雕,瓷器……是千年文明生生不息的见证,是文化根脉赓续的重要载体,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和灵魂。传承弘扬民族文化,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广东汉楚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汉楚文化)以传承弘扬国粹经典为己任,致力于让文物在新时代迸发新活力。三世传承,数年探寻,身为第三代传承人,吴志标立志要让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品重新焕发夺目光彩,再展华夏英姿。“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日复一日的勤勉,吴志标的专业能力得到了行业内专业人士和相关权威部门的认可,荣获“杰出人才奖”等多项专业技能职称和荣誉称号。此外,他还被授予高级艺术品评估师荣誉,同时担任广东汉唐中药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发布网北京发布中心文化艺术部主任、中国巨浪网总编、澳门法治报荣誉社长、时政评论员,中美新闻社副社长、世界文化艺术人才基金会副会长、世界至德总会副主席、世界妈祖文化研究总会荣誉主席、美国至德三德总公所永远荣誉主席,香港泰伯基金会荣誉会长与澳门神州妈祖文化协会荣誉会长、世界杰出华人联合协会副主席多项职位。
百年传承 常奋进终一生
时代的长河里,埋藏着无数珍宝重器,它们仿若通往历史的密钥,连接着更真实璀璨的华夏,直观地体现了一个时代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这便是文化艺术藏品的魅力所在。换句话说,收藏文化艺术品的实质就是文化的传承与远行。
吴志标,出生于广东省湛江市一个军人书香世家。其曾祖父吴瑞初是清末有名举人,不仅精通琴棋书画,在中医方面非常精通,是一位高明的中医师,开了三个大药房。茂名地区几十里内有病人,被桥抬着都去行医,他专门研究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的药方,免费的为患病穷人医治各种疾病。曾祖父养了十一个儿子,活了101岁。彼时,吴瑞初在救人之余最喜欢的事情便是收藏各类珍品,如亚洲犀牛角、野生珍珠等。那个年代最讲究门当户对,所以吴志标的祖母也是当地赫赫有名的妇科圣手。在家庭环境的熏染下,吴志标的父亲亦十分衷爱收藏,其外公家家族更是当地远近闻名的大收藏家,在三代人共同的志趣之下,幼时起,吴志标便时常耳闻祖父与父亲谈论传统文化,品鉴稀世珍品,领略绝妙经典。经年累月的耳濡目染使得吴志标对于传统文化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常乐此不疲地观摩家中藏品,从中探寻到一二便会兴高采烈地与父亲、祖父分享。了解传统文化最好的方式除了对文化艺术品的品鉴,就是从书本汲取知识,吴志标经常沉迷于典籍里的中国,畅游于五千年的文化瀚海。即便在从军期间,他也常抽出时间翻阅资料,了解每一件文物,追溯其时代记忆。
提到吴志标的从军生涯,就不得不提到,他的舅父与五个叔公都于1925年前牺牲于孙中山领导下的北伐战争。其中还有一位名叫吴伯兰,曾在高州府警察局任督察大队大队长的叔公,自1951年后至今音讯全无。吴志标的父亲是1938年参加国军抗日的老兵,他的大哥于1960年入伍,是广州军区驻广西某团一骑兵侦察班长,是解放军总政歌舞团一级男高音歌唱家程志的老班长,他的二哥吴浩是国军64军中将军长刘镇湘的侄女婿,其二嫂刘金英的兄长是刘德伟。刘德伟于1974年12月入伍,在解放军十三集团军服役,曾任重庆警备区政治部主任(少将军衔),是现军委副主席张又侠的战友。2008年,刘德伟晋升少将时,吴志标携夫人前往重庆以表祝贺。三世传承,满门忠诚,从军报国的种子也从小就埋在他的心中,1972年12月,成年后的吴志标便义无反顾参军当兵。在从军生涯中,他曾七次荣获嘉奖,历任副班长、班长、连队文书。1980年在中国旅行社行政科时被省公安厅吸收为隐蔽战线人员。
热爱是锻造工匠精神的不竭源泉。走遍大江南北,吴志标只为拜访知名文物鉴定大师赵自强和中国科学院考古教授李建民等业内名家,寻找因战争等因素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宝藏。为顺利取得签证前往欧洲,吴志标多次主动要求离开行政科到餐饮部学习。“守得云开见月明,静待花开终有时。”艰苦学习十二年,他不仅考取了特级厨师、国家高级烹饪技师,还取得了深圳大学“工商行政管理”和华南理工大学“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证书。1992年,吴志标顺利前往德国法兰克福中国大酒店参加工作,三年勤工俭学后回到湛江,并当之无愧成为湛江市电视大学三年(96—98届)《酒店管理》专业教师,为酒店餐饮行业输送精英人才60人。1998年10月,吴志标受聘于湛江军分区金旺宾馆任总经理。2005年,吴志标以湛江市烹饪协会会长的身份组团参加中国第十五届厨师节烹饪大赛,此次大赛由中央电视台直播,大赛中吴志标也不负众望荣获实操全能金厨奖和最高烹饪理论奖,受到全国人大副秘书长苏秋成的亲自授奖。
1998年,吴志标的儿子吴远东以优异成绩考上中山大学,但在吴志标的引导下吴远东毅然决然选择应征入伍,在深圳武警支队艰苦奋斗两年后考上广东广州武警边防指挥学校,毕业后在深圳武警支队历任排级参谋、连级参谋、中校正营级参谋。2017年,吴远东在广东省武警3000米全副武装越野速跑比赛中荣获第一名,记三等功。从军21年,吴远东几乎每年都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并获多次通令嘉奖。2019年1月全国武警整编,吴远东被调入深圳市公安局,在新的岗位继续发光发热为民奉献。
吴志标的一生都在积极探索扩充知识储备量,广泛向圈内圈外,国内国外名家学习探讨研究更为专业的文物鉴定知识的路上,他要用专业和事实拨开云雾,让每一件文物都能重启时代印记,在新时代同样焕发出勃勃生机。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三代传承,百年积累,如今吴志标的藏品包含金石器皿、瓷器书画、文玩精品在内多达30000余件,其中不乏《富春山居图》《千里江山图》等源远流长的稀世画作。谈及藏品价值,他深切说道:“传统文化是滋养中华人民精神的源泉,艺术藏品作为具体的表现形式从一定程度展现着时代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经济,不论从物质角度还是精神角度来看,其蕴藏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都是无价的。因此,收藏品无所谓大小或具体表现形式,只要能够体现民族文化,为中华文化添萤微之光,都是拥有极高价值的藏品。”
文物之声 瑰宝聚万古志
文物从来不是过去式,而是鲜活的进行式。几十年如一日的锐意进取,在人生阅历、人生经验于鉴宝经验都达一定高度时,吴志标越发觉得这件件藏品就像一部部历史纪录片,仿佛无声诉说着属于它们的光辉和灿烂,即便时光流转也无法掩盖其光芒。
“苍璧礼天,黄琮礼地。”玉琮,是中国至高规格的礼器,是历朝历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有形载体,也是权利、身份和财富的象征。古人以八为大吉,取财通八方之意。广东汉楚文化的这件八角玉琮,是汉朝时期的和田碧玉制成,高1.22米,重152斤,节数为19节,每节都刻有精美的神人兽脸图腾,一共24个兽图腾和28个人脸图腾。吴志标的这件藏品享有“天下第一琮”的美誉,为研究五千年良渚时代古文化提供更有力的参考依据,不仅被同行盛赞,还被原国家司法部办公室主任相国军特予以题词:“天下第一琮”。
如此精妙绝伦富有研究价值的文物在吴志标的藏品里也只是冰山一角,而其收藏的《富春山居图》方为所有藏品之翘楚。《富春山居图》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1350年,其作者为黄公望。据悉,黄公望八十高龄时才开始提笔绘写富春江叠峰山峦四季变化的长卷大作,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富春山居图》不仅是东方艺术的典型代表,也是古代文人精神的生动体现,历经数百年却依然富于生命力,让人仿若身临“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秀丽江南。自传世以来,《富春山居图》的每一次亮相都能惊艳世人,展示东方美学。2009年、2014年,《富春山居图》受到各级文化主管部门、政府领导央视、腾讯新闻,以及各类文化刊物广泛宣传,被国内、国内众多人士关注和了解,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再一次远行。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同样爱好传统文化的人士得知吴志标收藏《富春山居图》后,纷纷表露收藏之意,有位企业家更是出价12亿欲从吴志标手中购买这幅传世画作。吴志标不假思索地拒绝,他一直认为文化艺术品的价值在于传承和品鉴,如此耀眼的作品就应该被世人看见,而不是被“藏”于世界一角。
前有《富春山居图》的闲适,后有《千里江山图》的恢弘,《千里江山图》也被评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水墨丹青下的万里山河,内藏无数看不尽的风景。《千里江山图》因为出现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节目《国家宝藏》中被大众所熟知。此画绘于北宋年间,作者为王希孟。鲜为人知的是完成画作时,王希孟才18岁,而他却将庐山的雄伟、鄱阳湖的渺漫、九鲤湖飞瀑的奇景一一收于画中,笔墨丹青将景色描绘得淋漓尽致。《千里江山图》因壮丽磅礴、画风古朴、色彩独特备受行业内外人士喜爱,成为一幅旷世佳作。
吴志标的藏品除却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和《千里江山图》外,还有被誉为价值连城的孤品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贡底款的亚洲犀牛角酒杯(该杯经权威部门科学检测含亚洲犀牛角独有的天冬氨酸35.7%)及清代亚洲犀牛角龙凤茶壶雕品、清代亚洲犀角杯。还有两件北宋天青色官汝窑。南宋宫窑笔洗,文房用具,一直以来都是文化物质史上最重要的研究对象,尤其是出自“宋代五大名窑”的南宋宫窑笔洗,它不仅在物质文化方面有着颇高的研究价值,在审美情趣方面也能反映宋代文人的生活品味。诸如此类的文物多达十余件。
台北馆藏的怀素《自序贴》是宣纸本,卷纵755厘米,横28点3厘米,698字。而吴志标祖传的怀素《藏真自序贴》是麻纸本,卷纵9米8O厘米,横3O厘米,7O3个字。台北故宫馆藏的明显纵短225厘米,横短了O.5厘米,字少了5个字。因此两者不存在相互复印的可能。广州博物馆馆长李民涌曾专程前往吴志标家鉴赏唐代怀素的《藏真自序》贴并给予高度赞扬,他认为麻纸的唐代书法极其珍稀。麻纸在元代和宋代就已经极为罕见,即便依靠现有的技术也无法仿制出6米以上的麻纸。怀素的狂草书法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无价之宝。
2021年5月17日,在吴志标好友相国军的陪同下拜访102岁的原司法部部长。邹瑜部长在自己家中鉴赏吴志标带去的祖传唐代怀素《藏真自序贴》,邹部长亲切说道:我是中国收藏家书画鉴定顾问对怀素的狂草非常喜欢,多年研究。我认为吴志标祖传这卷唐代怀素《藏真自序贴》是真迹,是国宝。“毛主席非常喜欢怀素的字,龙飞凤舞,柔刚相济,非常灵动,怀素连笔七八个字且结构紧密,柔刚相济,他的狂草风格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千年瑰宝。邹瑜老部长嘱他的秘书,原司法部办公室主任相国军挥笔题词“千年瑰宝怀素自序贴”。并与吴志标拉着该贴合影留念。据悉,十年前就有人曾想购买吴志标这卷怀素《藏真自序贴》,出资五十亿元人民币想要购买《藏真自序贴》,现在更是有人出资100亿元人民币欲从吴志标手中购买,但吴志标还是一如往昔不假思索的拒绝。
2012年5月,北京故宫博物馆技术部主任曹静楼专程到吴志标家鉴赏藏品,发现了六本一套的明代《永乐大典》,用放大镜非常仔细看过后高兴地说:这个《永乐大典》完全是手写真迹非常珍贵,上海博物馆馆藏有两本,你竟然有六本厚装的,了不起呀!面对行业内外的诸多溢美之词,吴志标始终谦逊表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件件藏品堆砌起来的展厅就像历史的放映厅。每一件文物的背后都是一段厚重的历史,作为时代传承人,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敬畏历史,敬畏文物,不遗余力地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繁荣与文化自信的倡导,越来越多稀珍的人加入到收藏这一行业,对此,吴志标指出,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就是要守正创新,越来越多的人能够知晓并加入行业,对于行业整体而言是好事,新鲜血液的加入,会让传统文化以更加多样的方式展现别样魅力,但同时传统文化艺术品作为陶冶情操、展示文化的物质载体,一般都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鉴赏价值,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丰富知识,懂得鉴赏,能够看得到作品的价值。只有如此,文化艺术产品才能够永续谱写万古传奇。
澎湃不熄 守文化开生面
传承是责任,弘扬是使命。吴志标在广收藏品、传承传统文化精神的同时也积极参与相关活动,发表论文,促进了世界、国内、行业内对文物的保护。2017年5月17日,吴志标受到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世界至德总会永远荣誉主席吴伯雄的邀请,以代表团副团长的身份前往台北观光并参观台北故宫博物院,并为博物馆及吴伯雄主席赠送两本《至德藏珍》书刊,该书刊藏品全部是吴志标祖传的,令吴伯雄感到赞叹。吴伯雄遂即回赠吴志标一幅墨宝,寓意“经济合作手携手,文化交流心连心”。据悉,吴伯雄主席曾率国民党代表团前往北京,受到了胡锦涛主席与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接见,吴伯雄也为国家领导人赠送墨宝。因此这是吴伯雄送出的第三份墨宝,对于吴志标来说,这不仅是一份荣耀,更是将两岸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礼尚往来”的丝带,这让身为军人的吴志标颇为感动,也体会到文物的更深一层的精神意义。此后,吴志标更加尽心尽力,在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路上稳步前进。
2019年9月1日,吴志标以世界至德总会常务副主席的身份出席美国至德三德总公所成立一百四十周年庆典及五年一届的换届选举大会,此总公会曾得到孙中山的高度赞扬以及其赠送的“天下为公”的牌扁。在大会上,面对来自全球183个国家的800多位华侨代表,吴志标发表了主题为“团结一致,不忘初心,振兴中华”的演讲,得到会代表团的一致认可,现场掌声雷动。本次大会经第十五届主席吴志仁的提议,大会一致选举吴志标为(具有一百四十多年历史的中华民族华侨组织)美国至德三德总公所,中国大陆与港澳台众多应邀出席该大会唯一荣获该公所永远荣誉主席。同年9月6日,吴志标应邀参加首届妈祖文化论坛,并发表了一篇名为“弘扬妈祖文化与珍珠文化”的长篇论文,受到海内外一致赞赏。此篇论文主要讲述妈祖文化和珍珠文化的弘扬。文章中以妈祖文化为引,加入对珍珠文化的介绍,继而引入野生珍珠功效以及珍珠的微量元素和药用价值,如野生珍珠不含铅,含十八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如胱氨酸,亮氨酸以及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注明的可延长寿命的重要药用价值及多种微量元素,还有可治胃溃疡,消渴症即糖尿病的重要作用。但由于自1916年现代化工业造成的海洋污染,使野生珍珠基本上失去了生存空间,而日本于1916年为吸收外汇研究发明的养殖珍珠以及各国(含我国)先后养殖的所谓天然珍珠无一不含铅毒元素,均不可食用。而收藏于民间的野生珍珠已是寥若晨星。难怪英国女皇的一颗五克多重的白碟贝野生珍珠拍卖成交价为一亿多元,是钻石的百倍以上。在该次联合国总部论坛上,吴志标还将野生珍珠的五种特性誉为“五德”。第一,容德,海纳百川,厚德载物,一个珠子要历经数百年艰辛,才能培育出3.5克左右1颗耀眼的珍珠,而若没有蚌贝百年间的无怨无悔和甘为绿叶的付出,就没有珍珠夺目耀眼的出世。第二,忍德,没有数百年如一日的克己复礼,潜心修炼,就没有珍珠圆润饱满的光鲜。第三,修德,即便成为世人眼中最闪耀的存在,珍珠也始终谦卑,为人类增添光华,添福添寿。第四,圆德,任何时候都敛其锋芒,泰然自若,以同心圆的姿态用千层珍珠层层叠加,聚焦成形,获得人类的喜爱。第五,润德,高雅不张扬,高压而不畏缩,沉潜于海底漫游万里,吸大海的精华及灵气,达到最高贵润泽的天然造诣。吴志标的论点对于喜爱珍珠的人无疑一次理念上的革新,让他们更爱珍珠,对于传承和保护清代以前的野生珍珠的药用价值与文物文化价值有很大启发作用。世界妈祖文化研究总会代表一致选举吴志标为该会荣誉主席。
2021年9月,吴志标被《澳门法治报》委任为该报的荣誉社长、时政评论员,值得一提的是毛主席的侄孙女毛小青也是该报社的荣誉社长。担任《澳门法治报》荣誉社长、时政评论员一年多以来,吴志标在该报上积极发表了十多篇关于时政及传承历史文化的论文,如《铭记历史与时俱进始终坚守向未来》《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祖国完全统一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顺者则昌,逆者则亡》《以古为镜知兴替,中华传统文化普天下》《研讨与领悟拍卖师的技法》《纵论中国烹饪文化与食雕的重要意义》《纵论中国古书画的发展史与艺术价值》《纵论中国古陶瓷的发展史与艺术价值》《以史为鉴知兴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义不容辞》《纵论野生珍珠的神奇与悲哀》《呼吁俄乌战争结束,勿让战火继续漫燃》《尽快结束私营企业的核酸检测》等。最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2月16日,吴志标在《澳门法治报》发表的《纵论中国古书画的发展史与艺术价值》的五千多字论文。以上论文受到广大海内外读者的高度好评,在收藏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始终走在弘扬传统文化的路上。
热爱是什么?热爱是生命盛载的希望,是不求回报的殷切付出,是更加炽热的生命,是穷尽一生也无怨无悔的极致追求。吴志标一再强调,历史文化遗产是精神文明的存续,是人类或民族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就是保护精神文明持续不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我们相信在吴志标先生及一批有志之士的引领下,中华历史文化遗产将重焕新生,以更持久的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增添助力!
习主席强调:“让收藏在博物馆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的遗产,书写在古籍上的文字都活起来”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坚定文化自信,凝聚发展力量,打开尘封五千年历史积淀,让经历风霜雪雨的国宝重现光彩的举国行动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