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木雕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卢进文
2022-03-01 16:19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木雕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卢进文

雕一刻木生花,一择一终守年华

——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木雕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卢进文

                           

潮州木雕,起于唐代兴于明清。一件香樟木,在匠人的手下,几经雕刻,化作飞禽走兽、花鸟虫鱼、历史典故……层层叠叠,轻巧细腻,玲珑剔透,别具一格,这是潮州木雕的魅力。一个个木雕的背后,彷佛能看到潮汕千百年来的文明发展。

卢进文,出生于潮州木雕世家,在祖祖辈辈的艺术熏陶下,他也决心将自己的青春与光阴献给了潮州木雕。韶光流逝,几十年如一日在木雕上的专研,卢进文的艺术之路走得不算顺畅,但正是沿途的荆棘让卢进文成长迅猛。如今的卢进文,在木雕这条路上已经走出了属于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了国家级的工艺美术大师。

年少习得木雕艺,一朝化作北溟鱼

卢进文的家庭四代,都是勤勤恳恳的木雕匠人。匠心对于他们来说,也许是坚守,是一代又一代的未有源头活水来。在这种家庭氛围下,可以说,木雕构成了卢进文童年生活的大部分。

据卢进文所说,因为自己对绘画异常感兴趣,再加上父辈祖辈的言传身教,到了小学时期,他已经能够雕刻出完整的作品了。“当时的朋友看到我雕刻出来的这些小玩意都觉得很好玩,纷纷问我要。”卢进文如是说。也许是看到了卢进文身上学习木雕的天赋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家人都希望卢进文能够把这项古老的艺术传承下去。

初中毕业后,卢进文下定决心正式地开始学习木雕。于是乎,他的爷爷成为了他在木雕学习道路上的第一个引路人。在卢进文的爷爷看来,成为一名匠人最重要的就是秉持匠心精神,夯实基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所以对于每一道程序,从选材到磨刀,从描形到上漆,卢进文的爷爷都面命耳训,稍有差错便严厉苛责,力求一定要做到精益求精。

金玉满堂

吉祥如意

都说5年入行,10年懂行,对于木雕行业来说更是如此。一块新木一刻刀,卢进文就这样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地练习着基础功。但也正是秉持着这样一股匠人精神,卢进文才终学有所成。在一次民间斗艺中,众人都不相信如此年轻的小伙子能有多大的本事,但正是这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子,凭借他精湛的技艺令在场的众人瞠目结舌,心服口服。正是这一战,一举打响了卢进文的名声。“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自此,卢进文正式出师。

出师后的卢进文才开始意识到,人生如逆旅,追求艺术的道路远远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木雕艺术,在当时的大环境下,一饥不可食,二寒不可衣。不如换个能够赚钱的行业吧,卢进文也曾有过这样的心理动摇,觉得无来温饱何谈梦想,但是其内心又不愿意放弃自己对于艺术的崇尚与追寻。在梦想与现实的抉择中,是否存在一个临界点?思索再三,卢进文决定开一个木雕小店。在店铺开张的前几年,生意零零星星,但好歹为卢进文提供了一份微薄的收入。在那段窘迫的日子里,木雕艺术成了卢进文生命中最重要的精神食粮。只要精神是富裕的,生命便永远不会贫瘠。

“现在我回想起来过往经历的种种磨难,觉得我这一路走来真的太过坎坷曲折了。但是我从来没有后悔过,在这个行业每多待一段时间,对于这个行业的热爱便多了一分。我是真的热爱木雕。”这位可爱的艺术家真诚地说道。

一颗勇敢坚定追寻艺术的心,让卢进文穿梭过层层浮云,栉风沐雨,朝乾夕惕,登上了属于他的飞来峰。在他已过半百的人生中,有足足三十多年献给了潮州木雕。如今的卢进文,已然成为了行业翘楚。2016年,潮州木雕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卢进文也被评为广东省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木雕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授予为第五届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和谐

蟹篓

二胛传胪

古来古往看新旧,活灵活现展奇思

说到潮州木雕的发展,还要回到清朝时期。康、雍、乾三朝时,由于潮州木雕巧夺天工、金碧辉煌的装饰效果而一跃成为各宗族显耀华贵的装饰品;清末民初,海外贸易兴起,潮汕地区经济繁荣发展,不少富贾都不惜投入大把钱财聘请木雕艺人雕刻出精美的木雕作品来装饰祠堂和庭院,以彰显自己的富贵。

因此潮州木雕一直以来都为收藏家所好,大多数的作品都是传统的梅兰竹菊,龙凤呈祥以及民间故事。但是对于卢进文来说,遵循着传统已然不足以实现他内心对于木雕艺术各种天马行空的想法。在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做出真正有自己思想的作品,是卢进文一直以来所坚持的。也正是如此,卢进文才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作品风格。

“要创新就需要一定的灵感,这灵感不是天生的,而是来自长期的积累与身心投入。没有积累就不会有创新。”而卢进文也深谙这一点,在自身有所成就之后,他也没有停止过学习,而是前往中央美术学院进修艺术,并且一直流转于各大艺术展馆,欣赏各色各样的艺术作品,以拓宽自己的欣赏视野,提高自己的审美趣味,从而不断地打破自己又重塑自己。

对于这位艺术家来说,三千功名尘与土,只有自身能够在艺术上不断得到进步才是他一生所寻。

“艺术应该源于创作,一味的抄袭是得不到成长的。”卢进文表示。艺术是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的,卢进文的每一件作品,都是一次创新的尝试,都蕴涵了他的巧思。观看卢进文的作品,我们能从中看到他对于世间万物细致入微的观察,独具慧眼的思考。

值得一提的是,卢进文在被聘请为韩山师范学院的客座教授之后,在与年轻人的接触过程中,卢先生发现了在新时代下诞生的年轻人,已经不再像他们之前一样,能够动沉淀下来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学习一些琐碎的基础功。于是他便转变教育理念,以一种较为轻松的方式授课,让学生们能够以最快的速度体会到木雕的乐趣。

之所以能够敏感地觉察到时代和时代下面人们的变化,是因为卢进文一直以来都喜欢默默地观察身边的一切。正是这种观察力,让他能够看到时代的巨变,并且一直去革新突破,永立潮头。

无独有偶,卢进文也观察到了,近些年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富足,在解决温饱之外也有了对于艺术的追求,开始寻求精神世界上的满足。潮州木雕一直以来都是被用于各种祠堂寺庙,亦或被收藏家收藏,卢进文心想,是不是能够去创作一些适用于普通老百姓的较为轻巧灵便的木雕作品。言能践行,在这种想法的促使下,卢进文也开始了积极的研究,致力于创造出适合普罗大众的小型艺术品。

深谋远虑启征程,稳扎稳打成一家

谈及未来的发展,这位老艺术家心中充满了热情,侃侃而谈。他表示自己一直以来都很想要做一个艺术展览馆,并继续招收大批的学员,把潮州木雕艺术的火炬传递给下一代人,犹如当初自己接过这把火炬一样。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卢进文表示,对于一切目标,他都喜欢先设计好时间规划。

开一个展览馆,是卢进文一直都有的想法。其实功成名就之后,一直源源不断地有人邀请他去做展览,但是办展览需要有足够多的作品,卢进文说,由于这几年他一直将大部分时间花费在工作当中,所以计划的是利用自己工作之余的时间完成自己的展览作品的创作。等到手中的作品富余了,便会按照自己的计划如期开办展览。

不会因为外界的影响而停止自己的步履,是卢进文对自己的要求。

在疫情期间,全国范围内的经济都遭到了惨烈冲击,导致大部分人都停业在家。卢进文也受到了疫情波动的影响静坐家中,但是他并没有因为突然到来的疫情就自乱阵脚,而是及时调整自己的规划,把由于疫情而多出来的时间用来设计自己用于展览的艺术作品。疫情期间,卢进文先生也保持着过去的生物钟,每日晨起锻炼,保持健康的身体。

不会因为世间的繁杂而忘记去观察身边的一草一木,是卢进文对人生的追求。

现实主义艺术家奥古斯特,罗丹在遗嘱中留给后世一句话:“最美的题材就在你们眼前,那就是你们最熟悉的事物。”卢进文就是一个非常喜爱观察身边事物的人。花草树木,山河湖海,日月星辰都被他赋予了不同的意义。这也许是他手下的作品如此生动的原因。

从业到现在几十年,卢进文表示自己已经完全热爱上了这个行业。有趣的是,卢进文在晚些时候是不会进行艺术创作的。谈及原因,卢先生笑了笑,他说自己常常出现一提笔就会忘了时间流逝这种情况,有一次竟然作画到天亮也毫无意识。久而久之,卢先生只能控制自己时间太晚了就不去碰这些东西了。

从卢先生的一言一行当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他是一个真正地把自己完全交给了艺术的人。有计划的生活和细致入微的观察力,都让他在艺术这条道路上越走越宽。

艺术对于我们而言,也许只是平淡生活中可以看到的一抹色彩,但是对于卢进文先生而言,艺术就是生活本身。在这三十多年里,潮州木雕犹如寒冷冬日中温暖人心的太阳,照耀着卢进文的生命。卢进文也在这被照耀的生命里找寻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那就是为潮州木雕而奉献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