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传承经典 ,镌刻石艺人生
——访临安市邵城鑫石雕艺术馆创始人邵城鑫
在人类艺术起源时,石雕的历史就开始了,可以说,在人类包罗万象的艺术形式中,石雕艺术是最古老的。在漫长的旧、新石器时代,石器加工就已经是岭南原始先民谋生的手段。熠熠生辉的昌化石雕刻工艺也早在战国的玉器艺术高峰期就已出现,迄今至少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昌化石因其主要产于浙江临安昌化县而得其名,亦是我国最著名的四大系印章石之一。昌化玉岩山一带是我国鸡血石的主要产地,昌化鸡血石与福建寿山石、浙江青田石、内蒙古巴林石等名石齐名,被誉为“印石皇后”。清代乾隆年间编撰的《浙江通志》曾高度称赞昌化鸡血石:“昌化县产图章石,红点若朱砂,亦有青紫如玳瑁,良可爱玩,近则罕得矣。”昌化鸡血石雕是我国独特的石雕艺术,形成独树一帜的鸡血石雕文化。2008年,“昌化鸡血石雕”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来自浙江临安的邵城鑫,出自石雕世家,带着对昌化石雕的热忱,成立了临安市邵城鑫石雕艺术馆和杭州邵氏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以传承昌化石雕工艺和弘扬昌化石雕文化为己任,让更多人了解昌化石雕文化,让昌化石雕可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绽放时代光芒。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石雕工艺作为一项作品成型耗时长的技艺,需要传承人的匠心坚持,而今年轻人普遍追求高节奏、见效快的事业,学习石雕工艺美术的越来越少。为了让年轻一代了解石雕文化,喜爱石雕文化,让石雕文化更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石雕大师邵城鑫开办临安市邵城鑫石雕艺术馆和杭州邵氏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不断寻求昌化石雕传统文化与时代文化的融合创新,为昌化石雕工艺的发展注入新生力量。
博采众长 ,匠心雕刻石艺
苏轼曾曰:“山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秀,室无石不雅。”从古至今,敬石、供石、赏石、写石、画石、藏石、爱石之人不在少数,出身石雕世家,自小就对石头产生深厚感情的邵城鑫更是爱石如命。5、6岁邵城鑫第一次在父亲的矿场见到色彩丰富、大小不一、材质不同的石头,就深深被吸引了,从此埋下了与石头的不解之缘。1977年,当地的国营207矿创办昌化工艺美术石雕厂,16岁的邵城鑫进入石雕厂工作,在温州著名石雕工艺美术师林岩福先生的指导下,他正式踏入了石雕艺术的行列,开启了为之奋斗一生的石雕事业。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对于手工艺行业而言,需要不断的钻研,坚持匠心才能出好作品。石雕工艺更是一个枯燥的行业,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实践,至少需要3-7年的学习才能做好作品。但“石痴”邵城鑫却是乐在其中,说道:“从选料、构思、设计、雕刻、出胚、细胚、修光、打磨、上蜡、抛光、命名、解说到雕刻完整,看着一块块石头在自己的手上焕发生命力,非常有成就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正是对石雕工艺纯粹的热爱,匠心的坚持,邵城鑫在石雕工艺追求之路上从未觉得苦,反而乐此不疲。
在邵城鑫看来,每块石头都是大自然的馈赠,都是有生命力的,但并不是每块石头都能雕刻出精品,他的石雕创作更多的是依托自然,以天然的巧色为主,加以巧思,巧妙地利用石头原本的色彩来雕刻。这也意味着石料的选择十分重要,在石料上,昌化石雕共有5大系列:鸡血石、田黄石、田黄鸡血石、昌化彩冻石和昌化奇石。其中,被誉为“印石皇后”的昌化鸡血石更是十分昂贵,甚至是按照体积和血量来衡量价格的。鉴于玉石的不可再生性和名贵性,雕刻一块少一块,邵城鑫对每一块石头都十分珍视,为使创作精益求精,在石头上雕刻出好的作品,他经常去福州、青田,向寿山石雕、青田石雕的名师名家学习,不断学习、借鉴别人好的经验。多年的学习使得他的雕刻技艺博采众长又自成一派,他融合寿山石雕、青田石雕、昌化石雕的雕法,形成极富个性的“三雕合一”的雕刻风格。
邵城鑫对每件石雕作品都要求完美呈现,每件作品都精心雕琢。每一件作品的问世,都耗费了邵城鑫大量的心血。就像2008年荣获迎奥运杭州湾特别设计金奖的《钟馗醉酒》,为了有好的构思、好的文化故事进行雕刻,从石头的购买到真正进行雕刻,中间整整隔了3、4年。直到一个忙于创作的夜晚,邵城鑫偶然看到窗外有个当地的老爷爷,胡子很长,穿着棉袄,两个手插在袖子里面,与工作台上的石头交相辉映,灵感涌现,他借形似黄酒坛的石头表现了钟馗手提酒杯,酒液顺巧色飘洒而下,同时借助钟馗捉鬼的文化底蕴,底部一足一鬼,钟馗刚直不阿的威严神态栩栩如生。为了使作品尽善尽美,机缘巧合下,他邀请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彭祖述为作品微刻了一篇六千余字的《金刚经》,《钟馗醉酒》作品这才真正完成面世。
没有一个人的成功是偶然的。在邵城鑫看来,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石雕艺人,首先要有德,唯有德行端正、以诚信待人、淡泊名利,才能做出好的作品。其次是要有工匠精神,内心要有韧劲,才能坚持做好一件事。尤其是石雕行业,更需要有内心笃定而精于细节的执着,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韧性。再者是要虚心学习,总结自己的不足,学习他人的长处。还要经常出去走走,看看各地的山水、风土人情、传统文化,让自己在艺术方面更进一步。多年以来,邵城鑫走访了五台山、黄山、泰山、普陀山、湄洲岛等名胜古迹,从中获取灵感,为石雕艺术注入文化底蕴。
守正创新 ,注入文化之魂
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提及文化自信、文化传承,指出“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为昌化石雕文化提供了巨大的文化之源。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也一直是邵城鑫进行石雕创作过程中所坚持的,他所创作的石雕,在传统理念、技法和文化的基础上,和新时代的审美、爱好相融合。
邵城鑫说道:“每一件天然的石头,雕刻上去,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件都有它的含义和文化底蕴在里面。”正如他创作的《后羿射日》,取材于神话故事,精通人物雕刻的邵城鑫巧妙地利用了昌化五彩冻的红、黄、黑、白、青五色。炎炎似火的太阳,后羿拉弓射箭坚强有力的肌体动感,凶猛的黑色蛟龙,形与色协调、布局合理。静与动、刚和柔、虚和实形成强烈的对比,完美演绎了经典神话故事。这件作品同时荣获2007年第三届中国名石雕刻艺术展获金奖和2008年迎奥运杭州湾杯金奖。
在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基础上,邵城鑫更是借鉴西方美学中的雕刻手法,让传统人物石雕在文化内涵方面得到更多面的演绎。正如他所创作的作品《蚌仙》,大胆采用了西方雕塑的表现手法,利用原石中天然的红色,充分展示少女的人体美。
随着时代的发展,石雕工艺作品的受众已经从50后、60后、70后逐渐转变为90后、00后甚至10后,为了能更适应新时代年轻群体的需求,让年轻人喜欢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邵城鑫的石雕艺术馆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雕刻进了一件件小而精的石雕作品中,将临安的吴越文化、钱王文化、余杭的良渚文化等通过石雕作品讲述出来,并更多地创造像镇纸、笔架、砚台、茶杯茶壶等实用性更强、物美价廉的作品。
随着科技的进步,牙雕机、钻孔机、手枪钻、电脑雕刻等现代化石雕设备涌现,石雕工艺也从纯手工雕刻逐渐发展到与现代雕刻设备相融合。邵城鑫的石雕艺术馆用科技化手段与传统手工雕刻相结合,极大地提升了石雕艺术的生产力,降低了创作成本,为石雕工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方向。
以人为本 ,聚力创造未来
管子曾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要想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昌化石雕刻文化,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十分重要。为了培育石雕优秀的爱好者、雕刻者,邵城鑫招收了多名弟子,带出的弟子就有60多位,还有50来位各地慕名前来学习的学生。对于学徒,邵城鑫亲力亲为,倾囊相授,只希望能将昌化石的雕刻艺术和文化传承下去,将中国的石雕文化弘扬出去。正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齐心,秉承着利益共享的原则,在邵城鑫手底下做事的学徒、员工十几年都风雨同舟。
谈及石雕行业的发展,邵城鑫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国家十分重视传统工艺、文化产业的发展,这为石雕工艺提供了非常好的发展平台;忧的是年轻一代学传统工艺美术的人越来越少,石雕工艺的传承面临着断层危机。为此,邵城鑫时刻要求自己的徒弟要持之以恒地从事石雕事业,并鼓舞子女传承石雕工艺,让石雕工艺生生不息,在手工雕刻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化设备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说起对临安市邵城鑫石雕艺术馆和杭州邵氏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未来3-5年的发展规划,邵城鑫始终牵挂着昌化石雕刻艺术的传承与创新,说道:“首先是带徒授艺,做出更多传统工艺经典的作品。其次是要运用科技的力量,结合现代化的雕刻设备,做一些大众喜爱的、物美价廉的工艺品。”
40多年石雕行业的匠心坚持,邵城鑫从一名学徒成长为了一位高级工艺美术师,成为中国玉石雕刻大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鸡血石雕”代表性传承人、浙江石雕中青年十大名师,是首届“杭州工匠”获得者、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杭州市劳动模范,参与设计和制作了2016年杭州G20峰会主会场各国政要用的办公用品玉镇尺和2019-2021年临安半马金包玉奖牌。邵城鑫的在石雕工艺美术上的成就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和肯定,当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玉石雕刻专委会副秘书长、中宝协玉石雕刻专委会副秘书长,浙江省民协石雕专委会副主任、杭州市民协主席团成员,临安区民协副主席,临安鸡血石研究协会副会长,昌化石行业协会副会长、昌化石行业协会石雕专委会主任等等,获得了国家级、省部级金银铜及各类奖项百余项。他的40多件作品在《昌化石志》、《昌化石文化》和《中国玉雕、石雕天工奖》等书籍上登载,《踏雪寻梅》、《桔中戏》和《后羿射日》等12件作品也登上了邮票,成为临安市第一个作品登上邮票的艺术家。
邵城鑫始终以极致的匠心、谦虚的精神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传承昌化石雕刻艺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石雕文化,多次受到中央电视台2、4、7、9台的采访,并做客浙江卫视《藏家》和山东卫视《润古品鉴》《广东卫视》等访谈节目。未来,邵城鑫将继续带领临安市邵城鑫石雕艺术馆和杭州邵氏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孜孜不懈地培育石雕优秀的爱好者、雕刻者,让昌化石雕刻工艺和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在时代文化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