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有机茶 ,匠心铸茶韵
——访福鼎市方家山建明家庭农场“畲家韵”创始人、 “释木东方”首席制茶师雷建明
雷建明,福鼎市方家山建明家庭农场“畲家韵”创始人、福鼎市方家山畲寨生态 白茶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福鼎市太姥山茶业商会监事,曾先后被评委方家山“最 美十大茶人”退伍军人、党员,服役期间荣获优秀士兵三次,是镇级优秀党员、五好 家庭, 2018 年建明家庭农场被评为“生态白茶种植示范户”。自从事生态茶以来, 雷建明就一心扑在工作中不断深耕,他不仅在专业上用心学习,积累经验,更是注重 实践,严选干净的环境、采用干净的工艺,使客户获得茶水入口的干净安心。除此之 外,雷建明还在传承传统优秀技艺的基础上开创出了全新的独家茶园管理模式“生物 链种茶法,“以草制草、以虫制虫”,在行业内广受关注。
?数十载栉风沐雨,数十载艰苦奋进,回顾过往的峥嵘岁月,有过刻苦学习的磨练,也有过市 场快捷功利的纷扰,但雷建明一直恪守着传统手工艺人最虔诚的匠人之心,坚守着自己心中那一 片美好纯净的天地,潜心研制高山生态有机茶。
一往无前创业路,不忘初心求极致
方家山是个畲族村,位于福鼎市太姥山区。众所周知,天下白茶源于太姥。而雷建明是土生 土长的方家山畲家青年,他当过兵,打过工,在村里做过几年干部,和村里各家各户一样,雷建 明家里也有几亩老茶园。在 2013 年的春天,怀着敬仰之心,他走进了方守龙老师的白茶山,是 白茶山厂招进的第一批工人,方守龙老师在种茶制茶方面怀着数十年如一日的初心,他在方家山 建立生态茶培育、加工生产实验基地,把“生态种茶,干净制茶”的理念带进这个偏远的山村。
做茶沸声,揽一段春风煮茶,处处皆有欣喜意,时时皆有落英飞。清雅隽永的茶韵亦沁入雷 建明的心中,他站在人生的岔路口,发出了灵魂之问:“是继续选择安逸的生活,还是选择一条注定崎岖不平遍布荆棘的生态白茶之路? ”最终雷建明想他可以接受失败,但绝对不能接受未奋 斗过的自己。
他走上了生态白茶之路,也意味着他选择了“有上顿没下顿”的动荡生活,他必须付出比常 人更多的努力,在每一次茶园改造、生产管理、采摘加工中,他都亲自参与,在茶园中起起落落, 顽强生长。
雷建明说:“ 在方老师厂里工作的这些年,由于我勤奋努力,深受方老师的喜爱,接触到的活较多,自然学到的东西也更多”。在方守龙的鼓励下,经综合考虑,雷建明决定依托自家的20 亩老茶园,于 2017 年他建立了“建明家庭农场”并取得了国家有机认证证书。
生态有机茶园,利用生物的自然规律捕捉害虫
这已是雷建明从业至今的第十个年头,他始终坚持奋斗,崇尚科学,崇尚技艺,以修为促进 步、促成长,时至今日,他依然在学习与探索之路上坚定不移地前行着。2018 年 6 月雷建明参 加了中华全国供销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举办的“机械制茶师”培训班脱产学习,后又参加了“高 级评茶员”和“高级茶艺师”的培训,并成功拿到了国家级资格证书,他还前往武夷山学习,观 看了武夷岩茶的制作过程,并努力向着国家一级评茶技师的方向迈进。
如约翰逊所言:“完成伟大的事业不在于体力,而在于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十年的发展, 雷建明充沛的学习热情使他如同一块海绵般孜孜不倦地汲取养分,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在实践中,培养专业精神、丰富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雷建明说:“为了守护好父亲留给我的这片茶园, 更为了大家喝到一杯干净、放心的好茶,我会坚守做好每一片东方树叶”。这是他作为一位方家山有机白茶传承人的使命。
择一事,爱一行,终一生,能够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事业是人生之幸,而能够在自己喜欢的 事业里不断深耕则是最动人的匠心精神。从青葱少年到成熟中年,从稚嫩青涩到深谙世事,雷建 明都一直坚持着自己心中那份最深切的渴望,在生态茶领域中守护自己的初心,沉醉在只属于自 己的鸿蒙天地中。
干干净净有机茶,独具匠心铸茶韵
福鼎白茶的干净不仅仅是一种气质,更是一种可贵的品质,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赏赐。随着 年岁渐长,经历了浮浮沉沉后会发现:干净才是一个人最好的气质。做人如此,茶亦如是。在众 多茶类来说, 白茶就是把“干净”二字表现得最突出的一种,山间乃是人家,清香嫩蕊黄芽。它是人工痕迹最少、最接近自然的茶。它的加工工艺不炒不揉,只有萎凋和干燥,最大程度保留茶叶中的营养成分,平淡是它的本色,苦涩是它的历程,清香是它的馈赠。
雷建明制好茶的匠心,成为了更多合作伙伴的选择,赢得了众多客户的支持,多年用诚意暖 心使客户卸下一身的疲惫,品味生活的甜美,铸就“畲家韵”的信誉。多年来,也正是秉承以诚信作为企业立身之本的精神,雷建明带领“畲家韵”白茶走出福鼎。2017 年,建明家庭农场生 产的白茶系列产品随联合社组团初次到郑州参展,获得好评;2018 年建明家庭农场被评为“生 态白茶种植示范户”; 2019 年参加“白茶故里”文化节,雷建明的白茶在方家山生态白茶联合 社举办的斗茶赛中取得“人气奖第一名”的好成绩,他也因此获得方家山“最美十大茶人”的荣 誉称号。
干净的环境和干净的工艺成就了“畲家韵”福鼎茶入口的干净。福鼎茶山生态优良、水土美, 清新的生长环境,良好的土质,纯净的水质,这样的好山好水才有了白茶的纯净韵味。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和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十分适宜茶叶的生产种植,福鼎还是国家级茶树良种——福鼎 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的原产地。福鼎白茶制作工艺的特殊就在于“天然”二字。无论是太姥娘娘 晒制、烧煮白茶救病救人的传说,还是历代有关福鼎白茶制作工艺的记载,都确证福鼎白茶制作 工艺的原始、生态、天然。明代田艺蘅《煮泉小品》中云: “茶者, 以火作者为次, 生晒者为上, 亦近自然,且断烟火气耳。”说的就是白茶的加工方法和自然品质。可以说,白茶的干净是一种 看得见的干净。从采摘、萎凋、干燥, 最后制成成品, 都保证了全程不落地。新制白茶外形芽叶 完整,满披白毫,香气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而后渐渐转变为有着浓郁药香的老 白茶。而后白茶品饮,通过泡开的每一根芽叶,闻杯中散发出的茶香,再到看叶底鲜活,白茶的 干净。柔和静谧,如银似雪,将素、雅、韵演绎到了极致。
阳光,雨露,空气,土壤,人与自然的融合打造出循环的生物链,这样出产的茶更为安全, 也更为健康。田野中成就一杯好茶, 是土地的选择, 也是田野的造化。雷建明说, 有机化、生态 化的茶园管理,也是当下及未来茶园管理的方向。
锲而不舍守匠心,品牌辉煌向未来
正如伏尔泰所言:“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锲而不舍的精神。”在如今快捷功利的社会中,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对匠心的坚守显得尤为难能可贵,但雷建明在行业 里前行的道路上却一直坚持以匠心对抗纷扰,他明白自己从哪里出发,也深知自己扎根在哪里。
他说:“完全按有机茶的标准,不施化肥农药,产量当然会低一些,不过卖价好。在茶园套 种积雪草、过地蜈蚣、三叶草、紫云英, 它们既可以遏制杂草, 同时还可以改良土壤, 保护土壤的有机成分。特别是积雪草, 有特别的香味, 对茶叶有熏陶作用。茶虫, 与毛毛虫一个样的那种, 危害最大,结串祸害茶树茶叶, 一定要灭除, 灭除的办法靠手抓。另外的虫, 让鸟、异色瓢虫吃, 让它们来解决。平时看到有紫云英、三叶草、过地蜈蚣的地方,就不长杂草; 看到异色瓢虫、赤眼蜂出没的地方,就不长其它虫。村里做茶的人都明白,方家山的茶,别的方面不和别人拼,就 拼生态。”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雷建明先生端其心、落其行,秉承对高山生态有机茶的一片冰心,锲 而不舍坚守制好茶、制干净茶的匠心传承。在这个被浮躁、快速、便捷、欲望所充斥的时代,他没有追求短暂的利益,而是用一颗匠心,一遍遍打磨,把产品打造的独具匠心,从前期采摘到后 期制茶,无一不注重“畲家韵”福鼎茶的细节,追求完美和细致,只专注于做好制好茶事,并不 断改善自己的工艺,沉浸在其中的乐趣,这种行为来自内心的热爱,源于灵魂的本真。在雷建明 有机茶园里的茶树宛若训练有素的队列,先天生长,后天调教。如同生命的基本需求,拥有好胃
口的同时,也需要五谷杂粮这样丰富的食物。人如此,茶树亦如此。雷建明犹如对家人一般,照 料茶树。他会在茶树底下种一些大豆、紫云英, 这样基本上可以做到整个生物链平衡,就杜绝了 化学农药的投入。在茶树旁边也会种一些其它树,这样是为了培养茶树自身的竞争力,让它更接 近野生的环境。经过几年的管理,这里的茶树长得更好,制作过程更为讲究天然、时机、火候、 均匀。
谈及未来发展,他认为茶好,还要会包装,还要有文化味。雷建明给自己的茶叶产品设计了 一个“凤”系列,白毫银针叫凤仙,白牡丹中春茶叫凤兰、夏茶叫凤梨、秋茶叫凤菊、白露茶叫 凤梅、冬茶叫凤雪。畲族以凤凰为图腾,吉祥高贵,仙气超凡,命名白茶中的珍品银针最恰当, 兰梨梅菊雪是四季代表,为人们所熟知,却又与以清雅隽永为气质的福鼎白茶最为相称。雷建明 和他的方家山建明家庭农场“畲家韵”将以归零的心态、坚韧的毅力、坚定的信心、实干的底气, 一如既往坚守制干干净净高山生态有机茶的技艺,用一罐又一罐茶叶的芬芳,在历久弥新中守护 岁月的点滴幸福时刻。
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在雷建明的心里,理想就是抱负,而中华民族千年传承的茶文化 更是早已融入他的骨血之中,对民族文化和自身事业的热爱支撑着他前行的脚步,雷建明正用自 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展现中国高山生态有机干净茶的馨香, 相信在他和“畲家韵”的共同努力下, “畲家韵”有机茶必将成为行业标杆,让民族品牌的光芒在世界的舞台上再次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