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同欲者胜, 同舟共济者赢
——访乐陵市孟氏渔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孟凡佳
几经风雨几度风霜,只有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走,才会打好脚下的基础。他,返乡创业,在 盐碱地上筑造锦绣田园;他,扶贫攻坚,为贫困群众托起一方晴空;他,孜孜以求,用奋斗和开 拓表达对故土的一片赤诚。放弃大城市就业的大好机会,毅然决然返乡创业,将自己的一身本领 充分发挥出来。他就是孟凡佳,作为一名90后创业人,不满30岁的他已经身兼德州市渔业协会会 长、德州市水产品安全质量保障联盟理事长、中国水产品流通与加工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水产学 会理事、中国昆虫协会副理事长等多个职位。曾获得“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山东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山东新农青年示范带头人”、“山东省优秀大学生创业者”等荣誉称号。并被选举为“共青团山东省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代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探索真理的道路固 然漫长,但只要咬定青山不放松,终有一日真理和成功自会寻你而来 .
“涝了收蛤蟆,旱了收蚂蚱,不旱不涝收盐嘎巴。”这曾是铁营洼的真实写照。孟凡佳的家 乡铁营镇紧邻乐陵城区, 地势低洼, 十年九涝, 11 万亩土地中有近 10 万亩是盐碱地, 因此铁营 镇又被人们叫做“铁营洼”。坐在车上,看着白花花的盐碱地,经过常年的雨水冲刷,到处露出 浅沟、低坎, 显得十分贫瘠荒凉。我国是盐碱地大国, 在盐碱地面积排前十名的国家中位居第三, 可见数量之多。但我国盐碱地治理利用潜力巨大,经历四十年的不断改造创新,已经呈现出面积 总量逐渐减少的趋势。
为了改变家乡的面貌他决定返乡创业,可家里许多亲戚都十分不支持他的决定,认为他是在 胡闹,可他心意已决,立志要凭自己的微薄之力,在家乡的盐碱地上做出一番事业,同时也向家 人证明他的决心。他在不毛之地搞起“南美白对虾”养殖, 在德州盐碱涝洼地里养“南美白对虾”, 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可是创业这条路并不平坦,历经了多少艰辛都只能咬咬牙继续坚 持下来。因为从小喜欢饲养小动物,所以孟凡佳在创业之初就坚持了儿时的梦想,从养殖观赏鸟 开始,走出创业第一步。在这一期间,他和他的团队不仅解决了观赏鸟的自动养殖技术,也解决 了观赏鸟不能自动识别居住点的问题,事业蒸蒸日上,踏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但在这时他却改变 了战略方向, “由于后期考虑养殖观赏鸟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太多, 所以在赚得第一桶金的同时, 我们就转变了经营思路,把养殖场转卖给别人,自己投资新的项目。”孟凡佳说。这个时候他成 功引进了“东亚飞蝗”的养殖,开创了‘上虫下渔’的立体生态循环养殖模式,被全国多地竞相 模仿。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不断地变通,才能站在时代的前沿,孟凡佳抓住了机遇,使得创业更 进一步。只有亲身去实践、去尝试,才能知道重点在哪里。为了掌握蚂蚱的养殖诀窍,孟凡佳在 地里搭起了帐篷,带着电脑笔记本,边观察边记录边查询。晚上住在帐篷里,一不小心让黑花蚊 子钻了空子, 被咬的满身是包, 脸上起满了荨麻疹。困难并不可拍, 可怕的是你永远不敢面对它, 凭着这股子不服输、不怕苦的劲,他先后创办了乐陵市佳之尚观赏鸟养殖合作社、乐陵孟氏渔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了南美白对 虾产业扶贫项目以及东亚飞蝗养 殖产业扶贫项目,成为了远近闻 名的扶贫创业明星。
扶贫济困 ,践行友善
淘金要千遍万遍过滤,虽然 辛苦,但只有淘尽了泥沙,才会 露出闪亮的黄金。同理,只有经 历过考验和磨砺的人生才完整才 有意义。“人心齐,泰山移”, 只有大家共同努力,互相拉动, 才能取得胜利。
公司里有一些自创业之初就加入的员工,原本他们是贫困户,现在他们在孟氏做看门人,做守林人,有的在棚子里喂蚂蚱, 在食品厂串蚂蚱串……公司给予他们的不只有工资, 每年春节、中秋, 甚至是端午、元宵, 公司 都会给他们送上节日礼品。他们在贫瘠生活里摸爬半生,终于在孟凡佳的企业里找到了自己的人 生价值。不仅如此,孟凡佳还依托产业扶贫,主动承担起铁营镇全部 853 个贫困户的脱贫任务。 作为家乡的一份子,帮助家乡摆脱贫困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是一份责任,更是对家乡的热爱。正 所谓“生如蝼蚁当有鸿鹄之志,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孟 凡佳有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壮志豪情,为自己的家乡,亦或是国家需要我 们的地方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孟凡佳用企业发展的羽翼为这些特殊人群撑起一片蔚蓝的晴空。自 2015 年以来,公司累计 帮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3044 人,累计向建档立卡贫困户支付劳动报酬 1500 余万元,提供就业 岗位数量 500 余个。到 2020 年, 孟凡佳将扶贫项目覆盖了大半个乐陵, 建设扶贫大棚 2000 多个, 扶贫水塘 1000 多亩,帮助 2000 多人实现全面脱贫。
致富脱贫任务艰,帮扶蹲点勇争先。远家离子多劳苦,鲜艳党徽耀眼前。时代在变化,每个 人也都在进步,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已然过去了。可仍然有些地方还处在贫困阶段,所以消 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革命老区和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胜 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发 生很大变化。同时,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有为数不少的困难群众。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 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序更替,华章日新,在这日益发展的时代,也许每个人 都在艰难的活着,但都必须向前走。
千年夙愿今梦圆,乡村振兴谱新篇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面对百年未有之变局,应该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 态,勠力同心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要相信,置身于发展大潮,与时代一起共振,必然可以让千年夙愿一朝梦圆, 也可以再创辉煌, 再谱新篇。人生不该只有城市的霓虹, 也应该有乡村的月光。 让我们把青春的诗行,写到乡村的大地上,也让我们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书写新的人间奇迹。
产业兴百业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作为有家国情怀的年轻人,孟凡佳所经营的公 司将结合基地条件科学合理的重新组合,整体创新优化。以现代农业生态发展为立足之本,致力 于区域经济治理和政府产业化创新,全面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经营创新、产业化创新。创新是一 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层的民族禀赋。在激烈 的社会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孟凡佳正是紧紧抓住这一点,推动产业 创新,将事业发展到另一高度上。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薇。回顾自己的创业历程,孟凡佳说: “我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党 和政府的支持,党和政府就像父母照顾孩子一样,手把手领我走到了今天。习总书记曾说过:走 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我会始终怀着创业的初心,踏踏实实地走好我的创业路,我会继 续努力, 逐梦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 助力乡村振兴, 为家乡的繁荣发展贡献青春力量。”从放弃 城市就业到回乡创业再到帮助家乡扶贫,孟凡佳始终坚守初心,不忘本,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 院和各级党委政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主动发起倡议,公司全力参与到脱贫攻坚中来, 积极参与精准扶贫的事迹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群众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可。接下来,孟凡佳将坚持 不懈,以自己的执着、爱心继续找准路子抓发展,赤子丹心济贫弱,在创业路上带动农民群众共 同致富,为贫困人群带来发展福音。他将带领全公司一直在振兴乡村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奋进。 世上每条路都是难走的,只有自己一步步去探索,才能获得真理。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所以,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没有乡村振兴,就没有全面小康, 也就没有中国富强。无论是筹划中国千年发展大计,还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都必须稳住 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之“压舱石”,答好乡村振兴这道“必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