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卓绝报家乡 ,精准发力改面貌
——访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明兴源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徐小明
“生活的希望,未来的期盼,都在眼前这一方朴素自然里。”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明兴源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明兴源种养殖合作社)创始人徐小明如是说。他是郴州市徐氏文化发展中心徐氏联谊会理事长,也是湖南省党员致富带头人、汝城县创业带头人、全国优秀农民工。
2018年,在徐小明的带领下,明兴源种养殖合作社在一片质疑声中创立,面对乡亲父老的不理解,创始人徐小明没做过多解释,也不畏周遭质疑刺耳的声音,只埋头在这一方热辣的土地上,任凭汗水流淌。七月流火,点亮一望无垠的土地,五颜六色,硕果累累的七彩辣椒迎风而立,这是成功的前奏。徐小明不仅带领乡亲摘了贫帽,走上致富路,更收获了无数肯定与荣誉。2019年12月,明兴源种养殖合作社在首届湘赣边区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暨2019湖南(郴州)第五届特色农产品博览会获得金奖。此外,还获中国乡村产业博览会组委会特色优质农产品荣誉称号。同年,在汝城县“创梦者”返乡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优秀奖”与“最受欢迎产品奖”。2020年9月,被汝城县人民政府授予“汝城县农业产业发展贡献单位”。
理想的火焰一经点燃就不会熄灭,如今,明兴源种养殖合作社已发展为一家集水果、蔬菜种植销售、农产品、蔬菜制品加工及销售于一体的食品企业,并在创新致富的路上越走越远。
无怨怼 ,前路多舛热血犹在
你只管努力,其他的交给天意。徐小明生于汝城县文明瑶族乡东山村一户普通家庭,少时由于家境贫寒,兄弟姊妹众多,尽管徐小明成绩不斐,也依旧在读完初中后,便早早扛起生活的重担。
初中毕业后,徐小明开始想方设法赚钱补贴家用,他跟随父亲种田、做木工、也做油工,即便已将全部时间用于赚钱,但家里的生活一如往昔,并没有得到改善。望着家乡一望无垠广袤的土地,平常的日升月落,以及因为家境贫寒,常遭受邻里欺辱的场景,令徐小明陷入沉思,他深知,要改变命运,还是要走出大山。1993年,徐小明跟着同村人去广东做矿工,相比于彼时在家的收入,一个月五百元于他而言,是一笔不错的收入,在那里七八个月后,徐小明又辗转在亲戚的帮助下进入一家公司。
苦尽甘来的徐小明已与其妻在深圳闯出一片天,眼看幸福就在彼岸招手,生活却在2002年3月18日这天露出本来面目,其父乘坐同村邻里的车在赶集途中发生侧翻,其父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去世,肇事司机也因无法承担赔偿连夜跑路,其母更是急血攻心,无法操持。徐小明与妻子商量后毅然回到家乡,应对家庭变故,挑起家庭重担,忆及此处,徐小明数度哽咽:“我们无法预料事情的结局,可生活总要继续,六个年幼的弟妹需要有人为他们遮风挡雨,母亲需要依靠,人活一世,若不能随心所欲,追求完美,就只能在痛苦抉择中学会坚强,父亲不在了,长兄如父,我必须得挑起担子,和生活抗争到底。”2002年10月,徐小明租下村里的藕煤厂,开始与妻子一并做藕煤、卖水泥、做水泥砖、搅拌机出租等。夜以继日的工作,家里情况终有好转。就在徐小明觉得前途一片明亮时,命运却又同他说起了玩笑。2004年,徐小明的手扶拖拉机发生侧翻,有一人命陨,全家不得不再次陷入由经济压力制造的巨大漩涡之中。2006年,徐小明失去了母亲与妹夫,悲痛笼罩着全家,尽管如此,他还是尽力调整状态,与生活这个“无常之人”再次展开殊死搏斗。
2008年,徐小明又将目光转移到了挖机生意,事实证明他的眼光很好,加之他经营有方,家境很快变得殷实。可生活总是这般无情,又与徐小明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他所聘请的一位挖机师傅由于技术不甚娴熟,操作不当意外翻车后当场离世。那几日,徐小明总是常常地抬头望天,一夜一夜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他暗暗较劲,“都说命中注定,可我偏要人定胜天。既然问题发生已无法避免,那就坦然面对,大不了再从新来过。”他找亲戚朋友凑够了20万,又亲自去挖机师傅家里致歉,请求原谅。他说道:“一条鲜活的生命就这么没有了,最痛苦的莫过于他的家人,所以无论要我做什么,我都绝无二话。”
2018年,不懈的努力终于有了回音,徐小明趁势又购买了四台车,四部挖机,事业正开展的如火如荼。脱贫攻坚迈小康的号角奏响祖国大地,身为人大代表及共产党员的徐小明当即决定带动贫困户摘贫帽,奔小康,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更多人摆脱生来就有的贫困,砍掉命运厚重的枷锁。他用多年艰辛所得的资金投资基础建设,又利用本地资源优势成立合作社,带动乡亲种植七彩辣椒。
这次探索非常成功,明兴源种养殖合作社仅成立一年,就为所吸收入社的158户贫困户(486人),按每年6.8%的保底分红与利润分红,真正带动了农民增收。与此同时,明兴源种养殖合作社所推出的七彩辣椒深受大众喜爱,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状态。徐小明遍访湖南、广西等地后,又将目光瞄准深加工,这一举措使得七彩辣椒的价值翻倍增长,七彩辣椒也得以带着乡亲的致富梦走向全国。
谈及过往二十年风雨兼程,徐小明笑如春风:“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始终坚信雨会停,天会晴,没有什么会糟糕透顶。我只是一个与生活搏斗的平凡人,但我不想我的人生是一首平庸的潦草诗,因此尽管疾风迎面而来,我亦要逆风突破。我常对兄弟姊妹说‘赚钱的赚不来钱是我没本事,念书的念不好书是你们没本事’。幸运的是兄弟姊妹也都很争气,2010年四弟南华大学毕业,2014年五弟空军工程大学毕业,且都已成家立业。如果非要对过去的自己说点什么,那一定是‘莫问前路艰辛,命运已多风雨。徐小明,请你相信,那些打不倒我们的终将使我们坚强。’”
心中无事、眼中无怨、梦里有光,百炼成钢,这是与徐小明交谈时,他身上由内而外散发的光,正是这份坚韧、脚踏实地与不怕风浪的信念,使得他越走越远,越来越强。岁月之羽,掠过一路坎坷,抚过一片坚韧恪守,终在岁月斑驳深处,聆听到梦想绽放的声音。
立标杆, 创新模式带动致富
从精准扶贫的号角奏响到乡村振兴的赞歌飘扬,徐小明始终走在前列。明兴源种养殖合作社成立后,徐小明结合当地态势,采取农户+合作社+入股(每人500元)的模式,承诺每年6.8%的保底分红与利润分红。2018年,加入合作社农户共分红53841.61元,2019年上半年共分红15225.2元,成功带动了入社贫困户稳定脱贫增收,对此,徐小明表示:“我的目标是在不久的未来合作社每位村民都能够拿到这个数目的分红,我也相信我们一定会实现这个目标。”。
摸爬滚打多年的徐小明在对市场做了统筹分析后,深觉要想彻底致富,还是得创新。基于此,他在经营模式方面做出调整,为农户免费提供辣椒苗,给农户保底价,并结合订单理念,做纵深产业,为产品增加附加值,打造独有品牌。那段时间,徐小明不分昼夜遍访广西、湖南等地做调研,品尝当地泡椒,而后自己研究。苦心人天不负,多次试验后,七彩辣椒泡椒聚力而生,广受消费者喜爱。徐小明指出:“七彩辣椒比普通辣椒果肉要厚实一点,口感也更清脆。而文明瑶族乡由于昼夜温差大,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种植的七彩辣椒会比其他地方所种植的七彩辣椒果肉更厚,口感更脆,做出的辣椒酱和泡椒口感更丰富。”
谈及七彩辣椒选作辣椒酱和泡椒的区别时,徐小明表示:“七彩辣椒由于它内部的红萝卜素、叶黄素和花青素,在成长的过程中会不断作用变色,会由最初的白色,到黄色、紫色、淡粉色,再到成熟后的红色。最初做泡椒时,并没有将五颜六色的七彩辣椒做区分,有顾客反应会有一部分泡椒口感不够清脆,多次查验后发现已经成熟呈红色的泡椒发酵后,口感就会变得软绵。后来便根据口感及七彩辣椒原有的特性将红色的辣椒统一制成辣椒酱。”
明兴源种养殖合作社所制作的七彩泡椒和七彩辣椒酱系列产品,一经推出便广受好评,并先后登上了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栏目,中国扶贫网,湖南经视,郴州电视台,汝城电视台,同时被广泛报道,走出树立品牌第一步。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9月14日,由央视-17农业农村频道采访制作的《七彩辣椒身价翻倍的秘密》的成功播放,不仅向全国人民讲述着徐小明创业路途的艰辛,也再次肯定了徐小明的功业成就。
面对浪潮般的好评,徐小明坦言,“这一切都离不开质量与口碑。七彩辣椒做泡椒时,每一道工序都有严格的工艺流程,不放过任何一个微小的细节,也容不得一丝马虎,要始终警醒自己生产无小事。此前,我们都是在商场等人流密集的地方做试吃、游戏推广。现在有了电视台的宣传,七彩辣椒的路将越来越广。”
立标杆,创新模式带动致富。在自己深研习之余,徐小明也积极邀请专家教授莅临指导,力求做到更好。2020年5月,徐小明再投资二百多万,创建约400平方米的汝城县明兴源食品厂,新增就业岗位50人,全面带动农民实现增收,同时配备先进的设备及泡椒生产线、冻库,目前日产量可达2000瓶、年生产能力达20万瓶,年销售额能达400多万元。
七彩路 ,携手并进共创未来
近年来,随着科技进程的日新月异,线上商城的发展已趋于稳定,电子商务的热浪也撒进农村,为已经在行业初露头角的七彩辣椒注入全新活力,迸发出无限生机。
2020年,汝城县政府与惠农网达成意向合作,创新提出“人+货+村”的特色农文旅电商发展模式,即培育本土电商红人,打造特色网红农产品,发展乡村文化红色旅游。2021年初,惠农网找到急需扩广的七彩辣椒系列产品,很快便达成意向合作并签订《电商孵化协议》,紧锣密鼓地开始线上布局,并在扶贫小店、拼多多、天猫等平台展出,开始了新的征程。
徐小明指出:“尽管目前已完成线上布局,但我还是以稳为进,不会盲目扩张,只有坚守质量红线,做好口碑,每一天、每一年有所成长,我相信未来七彩辣椒会走的更远。”
丹心天为鉴,凭一腔热血于世间,徐小明正带领大家奋笔疾书在时代考题上。谈及明兴源种养殖合作社未来的发展规划,徐小明强调表示:“对于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我们已经有了规划,并设立了目标,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要不忘初心,并因地制宜创新融合。同时,我们还将考虑肥料监管问题,利用科技力量促使土地肥沃。除此之外,我还将力所能及的与媒体沟通,呼吁更多能人志士回到家乡,贡献力量,共同带动家乡产业发展,建设家乡。”
在钻研技术、发展产业的同时,徐小明也始终身体力行践行公益事业,近两年多次向疫情防控部门、教育基金会、贫困家庭,以及徐氏宗亲会捐助,累计金额23000多元。徐小明笑道:“这不算什么,我自己也是从那时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但总想着能少些人再去遭受那些苦难。我只想告诉他们,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勇毅而笃行,要明白,最快的脚步不是冲刺,而是坚持。”
经历了世间风浪,也悟得生命本色,只有不断剖析挖掘,才能激发最大的潜力。正如徐小明所说,未来,只有更多的有志之士共同建设家乡,乡村振兴的七彩路才会越走越宽,越走越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