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创新之魂 ,成就大国工匠
——访上海迅茂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薛瑞清
上海迅茂实业有限公司为中国发明协会会员单位,是一家专业从事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企业。专业研发生产新型高强度防腐电缆桥架、新型高强度防火电缆桥架、合金塑料电缆桥架、槽式、梯式、托盘式等系列产品。其中,合金塑料电缆桥架是以德国相关技术为基础,与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技术合作,共同研发生产出的行业尖端产品,产品性能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并拥有多项国家专利证书。该产品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轻工、炼油、电力、纺织、广播、电信、医学、教育、建筑等领域。
迅茂实业董事长薛瑞清先生是长期深耕研发一线的发明家,也是以一颗工匠之心,以一片赤诚爱国之情深耕基础建设领域的“匠人”,不同于一般的企业管理者,薛瑞清先生在更多时候,更像是迅茂实业的技术带头人与团队领导人,他正带领迅茂事业以更加澎湃的动力与更加高昂的热情,在新的时代发展阶段,走向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
迈探索步伐 ,做时代楷模
薛瑞清先生的技术背景无需赘述,他是高级工程师,是2012年大连国际专利交易会金奖、第七届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2013年法国巴黎国际发明展览会银奖,合计三十多项发明专利及奖项的获得者。
择一事,终一生,薛瑞清的人生与合金塑料电缆桥架紧紧连接在一起,当我们回溯薛瑞清先生这近三十年的光辉历程,可以用习近平总书记的金句来评价——前路漫漫,唯有奋斗。
奋斗,是薛瑞清先生辉煌人生的底色。
1994年至1997年,薛瑞清在福州瓷厂工作,由于工作认真出色,他从一名技术员,一步步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与带头人,业务、技术、经营一把抓,取得了出色的业绩。1998年,这是薛瑞清人生的转折点,从这一年开始,他真正开始与合金塑料电缆桥架的发明、研究绑定在一起,这一年的薛瑞清,是浙江亚翔桥架制造厂任合金塑料电缆桥架项目负责人及总经理。
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之迅速令人咋舌,我们伟大的祖国用了四十年时间完成了发达国家的百年征程,但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增速未增质的问题,而电缆桥架产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自上世纪70年代我国引进电缆桥架技术,并自主研发电缆桥架产品至今,该产业业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近年来,由于我国电网建设加快,特高压工程相继投入建设,给该产业创造了巨大市场。与此同时,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市场低价竞争也为该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不小的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思路提上的战略高度,而传统的金属桥架具有重量重、易生锈、安装操作繁琐等缺点,特别是在含酸、磷、硫的空气环境及海洋气候中,易腐蚀老化,这严重影响了桥架的质量安全,同时也降低了电缆桥架的使用寿命。玻璃钢架桥则氧化速度快,化学性能极差,与空气中的水分相融,易腐蚀电缆表皮。故而,国家电力部门自2001年起就已发专文明令禁止使用该产品。低品质电缆桥架产品本身的低竞争力与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思路的特性,让这个产业面临着空前的危机,就是在这样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刻,是薛瑞清站了出来。
2007年,迅茂实业正式注册成立,公司以薛瑞清先生的技术实力起底,完成了14年发展中一步一个脚印的变化。2008年,薛瑞清的人生从台前转到幕后,从管理者的高台转入研究者的一方书桌,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国的电缆桥架,埋下了走向世界之巅的伏笔——薛瑞清先生研发的电缆桥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整个中国乃至世界基础设施建设事业的需求。
他所做的创新,不同于一篇论文、或者一个暂时不能落地的理论,他所做的事业,是真正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2008年的电缆桥架市场,亟需一种具有优异性、耐腐蚀、寿命长、安装方便简单的新型桥架产品。薛瑞清看到了市场的需求空白,开始着手研发新型的电缆架桥产品。功夫不负有心人,历经数百次的实验尝试,一种新型合金塑料电缆桥架应运而生。该产品是在引进先进国家技术的基础上,由他们团队自行研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薛瑞清对该产品在制备工艺、配方工艺、产品结构等方面,针对以往电缆桥架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创新和改良。“在配方上,合金塑料电缆桥架是采用高新的高分子材料PVC与ABS聚苯撑氧等有机材料共同混合而成,针对ABS耐候性差的特点,添加了一定量的PVC,使得该产品的耐候性能与稳定性相比ABS有了大幅度提高。”薛瑞清自豪的说。薛瑞清发明新型合金塑料电缆桥架产品,已经改变了中国电缆桥架行业全国已经有几十家工厂在生产薛瑞清发明的产品行业迈进升级换代的新时代。同时薛瑞清表示,坚持企业发展,眼光要放长远,想要把产品做到淋漓尽致、登峰造极,必须要有栉风淋雨、披荆斩棘的决心。
迅茂实业在新型电缆桥架的研发与制备过程中,以薛瑞清为核心技术带头人,整合了技术资源、市场资源,完成了从0到1的突破,更完成了短短几年迅速占领市场的发展脚步,这一切得益于迅茂实业匠心制造,利国利民的研发与开拓方针,更得益于薛瑞清先生几年如一日的研发态度。
在制备工艺上,团队进行了挤出制备工艺创新。应用三螺杆挤出制备工艺,改进了挤出机的制备工艺。在产品结构上,采用工字型加强结构和双卡槽链接的方式。这些创新令该产品具有高强度、耐腐蚀、重量轻、不导电、阻燃强、外观美、寿命长、易安装等特点。比如,在耐腐蚀方面,该产品使用特制配方,这种材料克服了原有钢制桥架易生锈、易腐蚀的缺点,它适用于不同的气候环境和化学腐蚀环境。因此,在使用寿命上,该产品是常规电缆桥架的5-10倍。同时,该产品由于采用了双卡槽连接设计,侧梁两边外部设有8个卡口,所以不仅连接强度增加,而且外观漂亮,真正做到安装安全、快速、美观的效果。
2011年,薛瑞清先生的发明取得了专利,但当他的发明应用到国家建设中时,他从未收过一份专利费,“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薛瑞清先生的奋斗精神和开阔的胸怀,称得上这个时代的“大侠”。而迅茂实业相较于其他制造业公司,更像一个孵化中国创新力量的温床,在迅茂实业以技术创新为第一生产力得到企业文化指导下,公司取得了电缆桥架及周边专利逾三十项,技术实力在几年之内达到了国内乃至世界领先的水平。
以精诚之志 ,探企业发展
有了好的产品,打开市场就成为企业发展的命门。
2007年到2008年,薛瑞清经历了组建公司、发明研究的历程,至2011年,当产品成型并真正走进市场后,薛瑞清开始更加关注企业的发展与事业的拓展,但似乎这些都不是什么难题——酒香不怕巷子深,薛瑞清的产品足够好,得到市场的认可只是时间问题。
产品刚刚进入市场之时,还是有很多人对这种新产品抱着观望的态度,但无论客户有怎样的疑问,需要怎样严苛的测试,薛瑞清都有充足的信心,“我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对每一个零件,每一个部位都了如指掌,我知道我的发明一定是最适合这个时代的产品。”薛瑞清自信满满的说道。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客户的支持,企业要想发展成为百年民族企业,必须要依靠客户的信赖和过硬的品质。在客户有疑问、有顾虑的时候,薛瑞清带领团队依靠耐心的讲解和优质的产品质量赢得了客户的支持。无论是要求各项第三方的检测报告,还是要经过耗时极长条件严苛的检测,迅茂实业都毫无怨言陪着客户等待结果,这一切都来自与迅茂实业对自己产品的强大自信力。
金子发光之时,劣品都会暗淡无光。当市场认识到这个产品的益处后,薛瑞清的企业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与此同时,市场上的仿冒产品不但没有打击到迅茂实业得到发展步伐,反而让市场消费者更加意识到,技术核心是仿不到、抄不来、偷不走的,时间与产品质量会成为让强者更强的“炼丹炉”和“试金石”。
一般来采购迅茂实业产品的客户,都会经历从怀疑到认可,从认可到信任的过程,在团队势如破竹的发展势头之下,短短几年时间,迅茂实业承接了珠海第一高楼天朗海峰、深圳大运会、江西九江大桥、海南航天卫星发射中心、上海世博电缆隧道等工程。“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工程应该是上海的。”薛瑞清说,目前,上海市地下电缆隧道工程全部采用的是薛瑞清团队的专利产品,上海迅茂实业有限公司已经成为上海电力公司指定生产单位。据他介绍,今后,上海市地面线缆改建工程也将全面使用该产品,这将为改变上海市的城市面貌,为上海市的工程建设带来巨大的综合效益。
2020年12月8日,上海迅茂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上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成功,这是公司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意味着公司从此肩负的使命除了自我的发展,更多的,将是把个人或企业的命运同国家和人民的发展福祉联系在一起。
在迅茂实业的发展文化里,始终将“创新”二字视为核心与源动力,但谈及创新,薛瑞清也有自己的担忧。他指出,当前国内不缺乏创新的人才,但缺乏创新的土壤。“创新的土壤,是指对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企业的政策保护与发展支持,而不是一句口号,一次会议,这需要长时间的创新文化积累与沉淀,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着急。”据薛瑞清介绍,上海迅茂实业有限公司为中国发明协会会员单位,现在的电缆桥架产品性能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并拥有多项国家专利证书。这种拥有特殊性能的电缆桥架,对于国内冶金、化工、轻工、炼油、电力、纺织、广播、电信、医学、教育、建筑等领域,该产品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常规电缆桥架升级换代的最佳产品。
“一带一路”的时代大背景下,中国不论是国内建设还是合作项目,都呈现出指数式增长的趋势,迅茂实业迎来了更加广阔的舞台,而创新作为发展的一条“捷径”,成为了企业的翅膀。
说是“捷径”,但创新的背后,是数倍于常人的努力与血汗,这是时代发展的快车道,但也是一条艰难的道路,无论我们的民族发展如何?未来如何?只要有薛瑞清先生这样心怀梦想的企业家,有迅茂实业这样脚踏实地的企业,征程万里,也无所畏惧,艰辛坎坷,也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