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道授业承师德理想,初心不忘谱教育华章
——访武汉市汉阳区砺树林教育培训学校有限公司创始人林黎
“育人者成于坚忍,毁于急噪。”教书、育人——他对于教育的理解并不仅限于这两个词汇。在他的三寸讲台上,学生求知的目光即是最高信仰;在他的粉笔挥舞间,学生的全面发展即是最高追求。正所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在体制内的教育行业上下求索多年,他深知“经师易遇,人师难求”的道理。为实现纯粹的教育梦想,他愿耗数载时光灌溉国之栋梁,他愿承孔孟遗志践行自己的教育理念,他愿放弃现有安稳工作构筑教育的理想蓝图……他便是武汉市汉阳区砺树林教育培训学校有限公司创始人——林黎。
另寻他径:从公立教师到公司创始人
林黎在荆楚宝地教书育人数载,做班主任,操心的事要比学科老师更多,除了教学教研方面的工作,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如何,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如何,是否学得快乐,如何帮助更多的孩子取得进步……这一桩桩一件件都常记挂在他的心头。
师范院校毕业后,林黎在公立学校带班教学,当班主任当了多少年,便也迎来了多少届学生。常年与朝气蓬勃的学生们待在一起,为他们讲解知识,传授学习方法,解答学习和生活上的困惑,林黎的心态似乎也定格在初入社会的那年——始终年轻,始终敢想敢为。
空想不如实干,校内经费不够,林黎便自费布置班级,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和文化氛围,让孩子们学得轻松快乐些。班级学习氛围建设起来后,磨刀不误砍柴工,林黎班里孩子们的成绩也始终排在年级前列。
林黎的教育理念践行后颇有成效,他便主动联系校长,想要将他的理念推广到全校。校长应允了,但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仍然与林黎心中的理想蓝图有些差距。林黎知道,在公立学校的教学体制内想完全践行个人的教育理念,无论如何都是难以实现的,经费、教育机制、学生家长意见……都是需要统筹考虑的。
要么委曲求全改变自己的理念,要么走出校园自己做培训学校,林黎毅然选择了后者,“我想着自己办家学校,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操刀。”但这个做法在家人们看来是“捡了芝麻丢掉西瓜,怎么看怎么得不偿失。公立学校工作稳定待遇也不差,为一个设想辞职走上创业道路,林黎何苦来哉!”
而林黎给的答案只有两个字:梦想!为构筑环境优美、窗明几净的教室的梦想;为搭建起能百分百契合自己教学情怀的校园的梦想;为每一位老师能在此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每一位孩子能在此丰富自己的学业知识的梦想。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敢于谈梦想谈情怀,乃至于做出实际行动去追求梦想的人,少之又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尤其在教育领域,有教育理想的教师要么被各种主客观因素限制,无法发挥自己的教学本领;要么受困于时代喧嚣,忘却了自己的本心。而林黎要做的,恰恰便是召集志同道合之辈,在主流的道路上另辟蹊径,唤醒老师们的教育热情,学生们的学习激情。
“他们没拗过我,我赢了!”林黎在实现自己教育情怀的第一战上,凭借着自己多年教书育人的真诚与热忱取得了胜利。2014年下半年,他毅然辞去了工作,走上了培训学校的创业之路。而在往后的岁月中,家人们看着林黎的学校慢慢地从无到有,学生数量从少到多,教学成果斐然,便也渐渐接受了他颇有些与主流道路相悖的做法。
走出公立学校的体制内教育,对林黎来说或许是人生路途选择上一个极其大胆的决定。放下现有的安稳工作,带着满腔教学理念和情怀去创业,去亲手操刀雕刻自己想象中的学堂模样,享受天地鸿蒙之间做一位自由舞者的绝妙感受,林黎沉醉其中。
口碑相传:教学质量当为立足根基
六年前,教育培训学校的部门构成模式都迫于市场压力,普遍的更重视市场推广,而在课程研发方面力量则相对薄弱。这对于根正苗红、从师范院校和公立校园走出来的林黎来说,无疑是本末倒置。
但教育培训与商业利益的矛盾并非朝夕形成而是积弊已久。不做市场推广,生源便不足,老师们无法维持生计;不做课程研发,教学质量便上不去,生源也一样流失。这样两难的境地给初进教育培训市场的林黎带来了困扰。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但林黎偏要凭借着自己多年带班的经验和教学质量自信去兼顾二者。知识的种子播撒到学生心间去了,教师的教育理想才能生根发芽。公立教师出身的林黎深知在经济利益与教学质量两者之间,恪守教育理想一定是重点,保证教学质量也一定是重中之重。
以质量打入市场,以高水平高反馈的教学成果赢得市场,以独特的教学体系模式扩大市场。林黎相信,只要教学质量够好,教学效果也够好,就不愁没学生。
“我除了教书,别的什么也不会做。”林黎创业伊始,繁杂的非教育专业的事务接踵而至,如何管理好一家企业,如何寻找到志同道合的教师等都是需要林黎亲力亲为去解决的问题。得益于友人的指点和自己早期在全国各地示范讲课的经验以及班级学生家长的信任,砺树林教育的第一批生源有了着落。
一个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久地生存下去,就势必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砺树林教育的核心竞争优势,便是独特的教学模式和高水平的教学质量,这使得培训学校能够跟公立学校在教学方面互补,让学生能够在日常课程之外学到更多的知识。
林黎当班主任主教初中数学,由数学科目辐射到其他各个科目,武汉市汉阳区砺树林教育培训学校于是围绕语文、数学、英语、物化等学科开展兴趣培训教育。在课研方面,依托砺树林教育,林黎终于得以全面落实自己多年来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设想。
砺树林教育培训学校主要采用的特色教学模式其中之一,便是小组合作竞争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基于学生成长和当今社会需要等因素,在课堂中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组内进行成员合作,组与组之间进行问答或知识PK,胜的一组给予积分奖励,再通过积分兑换学生心仪的文具、书籍等礼品。由此全面培养孩子们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让孩子们早早地树立了合作共赢的理念。
特色教学说来似乎轻松,但实践起来并不容易。独特的教学模式在公立学校往往因为课堂耗时长、教师课前备课精力不足、大班教学管理复杂等各种原因无法执行,而在培训学校,则得益于小班教学的精细化管理,课程的趣味性和竞争性也足够强,使得学生能够在公立校园进行一周的重复学习后改变风格,激起对枯燥学科二次学习的兴趣,从而很好的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除此以外,林黎也在业余时间与妻子共同探讨课研创新。妻子同样也是一位老师,两人便时常在一起讨论当今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培训学校要怎样与公立学校互补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公立学校老师鞭长莫及的地方,培训老师如何去弥补……一来二去,林黎的办学思路更加开阔,教育特色的优势不断扩大,砺树林教育在本地区内的口碑逐渐提升。
在培训学校竞争激烈的商海里,林黎没有忘记自己的教育初心。“放在第一的永远是教学质量,教学就是我们的生命,学生的成长是我们的根本。”在高质量教学的口碑发酵下,砺树林教育六年来始终未设市场推广专员岗,市场的开拓全靠家长和学生的口口相传,他们发自内心地向亲友推广介绍。家长愿意选择砺树林教育,是希望能通过教师的努力让自己的孩子成绩提升,改变不好的学习习惯。没有诚信和高质量的教学能力,家长也不会自发去对外宣传推介。同理,林黎认为:“我们的教育质量不好,市场推广的再好也没用。”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在砺树林教育培训学校的特色学习模式下学习的孩子们大多取得了显著进步,较高的教学质量和坚守诚信的服务理念使得砺树林教育培训学校在家长圈中有口皆碑,生源不断扩大,林黎离自己的教育理念蓝图更近了一步。
坚定信念:矢志不渝一心为教育
2020年,砺树林教育培训学校已有27位在职老师,林黎作为创始人,也仍然亲自带班,与学生们待在一起,以自己的教学方式为他们传道授业解惑,林黎的教学初衷从未变过。
人才的引进与留存向来都是一个企业得以长期发展的重点,可天灾人祸向来不留丝毫情面。上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得地处湖北武汉的砺树林教育培训学校的正常教学受到了严重冲击,许多老师因疫情原因流失到外地,亦有优秀的老师自己单干另开公司。虽说人才的流动在教育培训行业里十分常见,但疫情之下的砺树林教育亦损失不小。
及时止损的办法便是线下转线上,借助专业的直播平台和直播软件,在新冠疫情期间,砺树林教育培训学校开设了数个月的线上直播和录播课程。而在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以后,林黎还是决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重回线下。“很多家长也是对线上教学有点抵触,因为大部分孩子的自觉性不够高,线上学习家长也没法时刻督促孩子,所以家长都更加倾向于线下教学。”
在实现自己的教育理念,促进企业经济利益增长的同时,林黎也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无偿为周边校区的学生送上录播课程。有人言,教师的加法是增加桥梁,教师的减法是减少荒凉。对于自身校园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不够充足的学生来说,砺树林教育培训学校公益送课项目便是为他们清扫了那片荒凉,架起了学习新方法和新途径的桥梁。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对于林黎来说,他的诗和远方恰在眼前,没有多么宏大和遥远的设想,只是想要教好自己的每一个学生;让学校的每一位老师都能在自己提供的平台上发光发热发挥自己的才能;或是在帮助老师们健全教学体系和模式后,到各地开设分校,去为更多的孩子架设知识的桥梁,这便是林黎全部的梦想。
林黎从大学毕业至今,选择的方向自始至终仅此一个——教书育人。在公立学校做班主任也好,被邀请到全国讲课也罢;创业做自己的学校也好,追梦奉献自我也罢。方向只有一个,道路却有千万条。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同千千万万以不同方式终身投身于教育行业的园丁一样,林黎从未忘记自己的教育初衷。
去做一道光,就一定要做一道驱除黑暗带来光明的光;去做一只蚕,就一定要做一只无私织茧至死方休的蚕;去灌溉一朵花,就一定要亲手栽培呵护它长大;去种植一株树,就一定要耗尽心力等候它成材。
他所图不大,方寸讲台,一袖粉笔灰;他所图甚大,万丈学海,千千学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