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促进我国母婴儿童的营养及健康水平,聚焦于母婴、儿童人群疾病研究进展及医学科学知识普及,促进医学人员健康教育科普能力提升,提高人民群众科学认识水平。由中国医师协会科学普及分会儿童疾病专委会及产科科普专委会联合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承办的“婴儿过敏风险白皮书”发布活动在北京举行。
活动现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长张抒扬表示讲话:“此次活动主要是为了给大家普及婴幼儿小敏感等过敏问题,也就是发布的“婴儿过敏风险白皮书”下面就向大家简单的讲述下过敏风险白皮书--小敏感。小敏感现象在宝宝中比较常见,调研发现,81.74%的家长自述宝宝曾经发生过“小敏感”。这“小敏感”就是指宝宝的一些日常不适症状:例如皮肤小红疹、屁多肚肚胀、便便不正常、经常打喷嚏、流鼻涕或鼻塞、频繁吐奶、经常揉鼻子(鼻痒)或揉眼睛(眼痒)等。宝宝出现小敏感现象后会对宝宝造成皮肤红疹、便便不正常、屁多肚肚胀等小敏感症状很有可能会引起宝宝不适,不但会让宝宝爱哭闹、不安睡,皮肤受损,还可能让宝宝营养摄入不足、不安睡,进而影响到宝宝的身高发育。甚至有研究表明,皮肤小敏感(如湿疹)会导致宝宝注意力发展受阻,容易注意力不集中的影响。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宝宝出现小敏感现象呢?其实成因有很多,可能是宝宝天生娇嫩,3岁以前,娇嫩的身体尚未发育成熟,比较容易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产生小敏感现象。有可能是完整牛奶蛋白引起的。牛奶蛋白是大分子蛋白,宝宝的免疫系统和肠道尚未发育成熟,如果过早接触牛奶或普通配方奶粉,可能会对其中的完整牛奶蛋白产生不恰当的反应,从而引发小敏感反应。也有可能宝宝自身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遗传、剖宫产、吸烟环境、过早接触宠物毛发、空气污染等。可见造成宝宝小敏感的原因有很多,大家只能从多方面去预防。那么,为避免宝宝产生牛奶蛋白引起的小敏感,尽量选择母乳喂养或者母乳不足时候选择临床验证的适度水解配方。普通配方奶粉中含有完整牛奶蛋白,提早接触完整牛奶蛋白也会提升宝宝发生小敏感的风险。采用适度水解工艺的配方奶粉,可以切断完整牛奶蛋白的过敏原片段,从而降低宝宝小敏感的风险。还有孕期尽量不使用抗生素,远离吸烟环境,家庭生活中避免过度适用清洁剂等可以帮助宝宝预防小敏感。以上就是给出的预防宝宝小敏感现象的一些预防范措施。婴幼儿小敏感等过敏问题不可怕,只要大家清楚小敏感来源,及时做好防范措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小敏感不再是问题。”
“婴儿过敏风险白皮书”发布活动圆满结束,听君一席话,多少家庭缓缓的放下了沉重的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小敏感问题不再折磨宝宝们。